拜拜求事寶鑑
- 作 者:松林山人
- 編譯者:松林山人
- 出版社:進源書局
- 出版日:
- ISBN:986-7864-26-3
- 裝 訂: 平裝
- 庫 存:77 (正常供貨)
什麼神明.怎麼拜.都有教你哦.有的還有疏文哦!!
定 價:320 元 優惠價:272 元
加入購物車有很多想求神的人。當他(她)到了廟宇中或站立在神明面前時,是又敬又怕,氣氛緊張,一時之間,也不知該怎麼跟神明溝通,只好隨著別人一樣,合掌或拈香猛拜,或匆匆拜兩三下完事,顯出一份無心的樣子。因為實在缺乏敬神求神的常識,其不知該怎麼拜才對。另有些人是見廟就拜見神就跪,實在很心虛和無奈。有鑑於此,筆者受託,將平日學習的心得。以淺顯的文字,詳盡的介紹出,在本省日常生活的成俗信仰中,一些拜拜求神的規矩和俗例,使想要求神用神的讀者,獲得一個適當而有效的方法,即可得益亦不至於貽笑大方。
曾聽命理泰斗錢名師說過一個他親身的體驗實例:在多年前有個立委朋友,閒談間向老師透露,他在高中畢業那年,到台北龍山寺的文昌帝君面前許願:「假如讓我考上台大,我一定要打塊金牌給帝君。」結果他真的以第一志願考上台人法律系,但是事後並沒打金牌,反而自認為是自己的本事,才上台大,文昌帝君的神威不忙一顧。到了二十七歲那年,他愛上了老闆的女兒,努力工作還是沒結果,在苦戀無奈的情況下,又到龍山寺許願,這回是求主神觀世音薩成全,結果在三十歲那年老闆女兒許碧芬嫁給了他,竟樂得他又忘了給菩薩金牌的事,婚後幾年,商而優則仕,他在四十二歲那年去競選立法委員,當選戰開始後,他又想起龍山寺神明的感應,帶著全家大小,再到龍山寺去當面許願:「大慈大悲救苦求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薩,祈請助我一臂之力,這次選上立委的話,我一定打面金牌送給您。」事後,這位老兄真的選上立委,可是他仍然把那謝金牌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直到有大夜裡,觀音菩薩去托夢給他說:「王弟子;你曾到我廟裡許了三次願,積欠了我三面金牌,現今我要你為我爭取一件事,就是在龍山寺對面的那塊地,政府不是要公園綠化嗎?你可是一定要替我關說幾句!」結果,現在龍山寺對面的違建不是都拆得光光的?明堂開闊。這位仁兄就是那麼懂得用神。但他可求的是正神,若是求到邪神,則更要記得還願,絕不可賴皮裝傻的。
拜神求事重在誠心表達,心誠則靈。神明若可以賄賂,就不叫神明了,所以拜神求神是不講條件的,心有藏私,神靈即離。向神明許願是表示你自已要行善努力的方向,即使尚未如願,或不能如願,也要懷著虔敬之心,面對自已的處境情況,不可怨天尤人,怪神不靈。好事不靈,壞事可靈得很!例如有人怪神明不靈,到廟裡把神像給砸了或偷了,立刻構成毀損罪或竊盜罪,接若躲躲藏藏,心神不寧,萬一被查到移送法辦。官司不免。所以,拜神求事的心態很重要,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不惹事就沒事。
神明是人封的,又是人做的。所以有學者認為,拜敬神明的原則是「心行的實踐,重於跪拜。」而「見神就跪」的做法也有可議之處。因為神明不一定是自己的「所從出」的祖先,而祖先則是自身所從出的前輩,有他才有你,我們拜祖先用跪的,是表現人孝之禮。所以,拜祖先一定要跪拜,而拜神明則用鞠躬也可以。「敬天法祖」是道教的基本精神,認為在家庭中,祖先是主人,家神是客人,所以在神檯上,把祖先牌位供在正中,把神明供在兩邊,先拜祖先再拜家神,也不無道理,只是看個別的信仰習俗而定,若自已覺得心安無愧,何妨行之。
癸未年季冬 松林山人 誌於綠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