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應用之研究第二輯
- 作 者:陳立夫
- 編譯者:陳立夫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
- ISBN:978-957-43254-4-3
- 裝 訂: 平裝
- 庫 存:5 (正常供貨)
《易學應用之研究》第一輯出版後,廣受各界好評,殷殷企盼續輯出版,故本輯共收十三篇,以響讀者。孔子曾讚《易》:「精義入神,以至用也。」因而本輯之旨重在應用。內容貫通古今,取其精實,凡儒家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與乎哲學、數學、科學、藝術之與民生日用有關者,皆在編述之例。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中華哲學精華論著。 2. 此輯集結十三位海內外「易學」大師,各就其獨到之處,研究專論出版一書。 3. 陳立夫先生以為「易學」為復興中華文化之肇始。
定 價:630 元 優惠價:600 元
加入購物車編輯小引
陳序
第一篇 易與儒家之中道思想/陳立夫
第二篇 易經與中國文化精神/程石泉
第三篇 易經哲學的人類文明之道/高懷民
壹、 道德人生的方向
貳、 生命的意義
參、 行為準則之一──效法天地
一、 法天地生生之德
二、 法天地健順之性
三、 法天地變化之正
肆、 行為準則之二──執守中道
一、 不偏人天,進德修業
二、 因時因位
伍、 行為準則之三──自求多福
一、 明順逆,往來安處,不離正道
二、 精察動始,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三、 善補過,不遠而復,是為元吉
四、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揚人文之光
第四篇 易學「辭」、「變」的影響與價值/蔡麟
壹、 緒論
貳、 易學之構成與對我國哲學之影響
一、 概說
二、 「易起於數」之探索
三、 易之三義與我國各派哲學之發展
四、 易學三義之綜合解
參、 「易變」、「諸葛八陣」與「游擊戰」
一、 概說
二、 易變與諸葛八陣
三、 八陣之方圓變化
四、 八陣之動靜行藏
五、 八陣與通訊聯絡
六、 八陣與游擊戰
第五篇 易與曆數/鄭衍通
壹、 緒論
貳、 三歲 三年
參、 十年
肆、 八月
伍、 十朋
陸、 旬
柒、 月幾望
捌、 恒
玖、 七日
壹拾、 三日
壹拾壹、 三人
壹拾貳、 三品 三狐
壹拾參、 三就 三驅
壹拾肆、 日三接
壹拾伍、 三錫命
壹拾陸、 三褫之
壹拾柒、 二簋 簋貳
壹拾捌、 一握 一矢
壹拾玖、 三百戶
貳拾、 干支紀日
貳拾壹、 如何計算日月的距離
貳拾貳、 結論
第六篇 易消息述要/王震
消息往來補述/周鼎珩
第七篇 易與老子之道/張揚名
易與老子之道附述/黎明
第八篇 易與電學/高志恩
壹、 震宮八卦與電學
貳、 電學歷史與大易
參、 習電子探大易之奧用
一、 以電學釋聖人之道四
二、 大易「應與」與電之為用
三、 研電子析太極之妙
第九篇 易理與物理/蕭冬然
壹、 緒論
貳、 易象與物理
參、 易數與物理
肆、 結論
第十篇 易經之軍事思想/倪岱峯
壹、 緒論
貳、 易經中軍語之釋義
參、 易經中含有軍語之卦爻
肆、 就軍事觀點直解易經中含有軍語之卦爻
伍、 易經中軍事思想體系之分析
陸、 易經中軍事思想與孫吳兵法
柒、 結論
第十一篇 諸葛八陣圖的真象/黎凱旋
壹、 緒論
貳、 八陣圖總陣
參、 天覆陣
肆、 地載陣
伍、 風揚陣
陸、 雲垂陣
柒、 龍飛陣
捌、 虎翼陣
玖、 鳥翔陣
壹拾、 蛇蟠陣
壹拾壹、 結論
第十二篇 易與醫學/陳照
壹、 緒論
貳、 臟腑的五行根由
參、 六淫──風暑濕燥寒火
肆、 太極的模式
伍、 氣血的由來
陸、 代數與代象
柒、 易之平衡象數
捌、 藥材以易為用簡說
第十三篇 易與命學/林毓墀
壹、 緒論
貳、 陰陽五行與命學的關係
參、 命學上對陰陽五行的說法
肆、 命學對於陰陽五行的應用
伍、 命學上陰陽五行運行的軌道
陸、 命學上陰陽五行的生尅應用
柒、 納音五行──十二律的由來
捌、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