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宅風水圖解錄驗(一)
王 中 和 推 薦 序中國先民有一種類似宗教的信仰,就是認為了解這個宇宙結構,就可以了解生命現象,因為人類也是屬於這個宇宙的構成成分之一,所以人的一切生命現象,和此宇宙「同質」。但古人的語言為「感通」,例如《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或者《易經》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禮。」這種思考屬於一種生命之大氣魄,希望能了解宇宙奧秘,透徹人生真相,進而參贊天地化育,這種思想之源頭,基於一種人生體認,也是一種信念或信仰,就是「了解人與宇宙感通,人也是此宇宙之一部份,因此了解宇宙結構,就可了解生命現象,就可以有智慧的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這種相信,到底是不是真理,並不是科學能解決的問題,它是屬於哲學、玄學、宗教之問題,所以有人信,也有人不信,這就好像大家對上帝是否存在的態度是一樣的紛紜。《易經》之內容,即有非常濃厚的意識型態,認為宇宙之結構應該是如何如何,而切入點從「乾、坤」下手,所以說「乾、坤」為易之門戶,而乾為天,坤為地,故研究《易經》或《易經》信仰之支流,就有堪輿家出現。《淮南子‧天文》:「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許慎注:「堪,天道;輿,地道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蓋堪為高處,輿為下處,天高地下之義也。」《史記‧日者傳》有堪輿家,《漢書‧藝文志》五行家有《堪輿金匱》十四卷,後世又稱相地者曰堪輿。郭璞《葬書》:「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俗因謂堪輿家為風水師。由於認為人是宇宙縮影的《易經》信仰,也不過是一種信仰,既然是信仰,就有信與不信之問題,因此《易經》信仰的支流,風水信仰,古人並不是完全同意的,歷代非議質疑者大有人在,而且很多學者對風水提出了嚴厲之批判,但因人類的生活究竟在天地之間,不能避免處理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因此「堪天」之部份就隨著一套曆法結合占星卜筮,「輿地」之部分隨著一套建築理念結合此一意識型態下的方位空間安排
目 錄
王中和推薦序
自序
八卦二十四方位圖
金水生旺局
惱宅
夾心自蔽
大穩小疏
庭刑
頹屋
陰劫
平安鐘塔
宅
電磁
香火污染
遠企雙子星
不四不五
門頭煞
三潮勝地
附錄 內外十則
附錄 形局錄驗 五十則
附錄 陽基
附錄 吉祥風水文昌位
附錄 胎教育嬰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