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六玄經脈-秘儀在華山
- 作 者:蔡明宏
- 編譯者:蔡明宏
- 出版社:紫雲慈航出版社
- 出版日:
- ISBN:978-986-82658-0-6
- 裝 訂: 精裝
- 庫 存:52 (正常供貨)
一生心事向誰論.十八灘頭說與君.世事盡從流水去.功名富貴等浮雲!!
定 價:1500 元 優惠價:1500 元
加入購物車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心態。但在實際的生活中,每個人又會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的失,才能有整體的得。人生亦然。
失去了春天的蔥綠,卻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它使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失去、放下,本來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二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
若再深層的想一想,我們人生最大的得意與失敗,都無法由我們來左右的。人生最大的得應該是"生",我們從父母那邊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嗎?因為沒有這個得,就沒有以後的得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應該是"死",當這一刻來臨,我們便要拋出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已的生命,這不是最大的"失"嗎?這最大的得與失都無法掌握,在人生上又有什麼得失好計較呢?
可是人,從來很少這樣想過,只因同樣的人生,異樣心態,都由於思想境界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導致世事紛擾。人說命不好,事實上,你以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麼樣的目光來看待你。春來,捧一樹綠葉;春去,還一身自在,不想去追逐什麼,也就沒有憂傷與煩惱。天地間,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雲捲雲舒、秋風作伴,面對西風落葉,是憂傷還是閒適,就看你自己了…‥。
我們常言的"命運",要如何認識命運?理解命運?改變命運?重要的是我們對「命運」看法「態度」。
這對命運的態度與看法,正是筆者深入斗數哲理探討的緣由做起。一句:「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勾起了我對人性天性探討的興趣,而不是對"命"有興趣 (命是存在的),於是對它就開始一往情深,鍾情於斗數,藉它來激起對哲學的省思。就像「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所產生的」。這就是哲學,它引導我們學會解脫。
打從心靈深處,去觸動哲學的靈魂天窗,該是在我初中年代,深愛哲學,只因為哲學隱藏著,先聖古賢的大智慧。有文人素養的教化,有韜光養晦的涵養,有大智若愚的逍遙心,有笑傲江湖的豪邁情。這些串串心、串串情勾出多少歷史人物,成為智慧的化身,烙印在智者的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空,不乏其人,都化作一盞心燈。在照亮這你來我往的群生。這是哲學本身的可貴之處。
哲學誠可貴,縱集智慧於一身,未必人人都有智慧,知見得解脫,畢竟哲學是一種思維。要切入與人的日常生活合而為一,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幸在有生之年,能欣遇一位能盡性知命的好老師,輔導我心智未萌的無知。與其探討人生的知識,不如走入人生,做實際的體悟,較為切實。於是傳我紫微斗數。原來斗數有無數的解脫法門,就在"星辰"裡。
「星星知我心」若這句話可以成立的話,那天上的星星,就是人的心,是心心相印的。因為星辰是「相」,「相」可以隨「心」轉,這就是「化氣」。若「相」不能隨「心」轉,就是「在數」。當一個人說「在數」難逃的話,那是因為人的「心」被「相」綁架了。為了這「化氣」與「在數」四個字,就是老師"誤"我的最初。
人生在世,無非是生命的延續,思維的承襲。
回顧從師受業的當初,曾這樣的說過一紫微斗數呈現給世人的認知是歸屬在命理,推算命運的數術。但它的背後,隱藏有古人深遠睿智的一種哲理易數,卻被後學抹滅掉了。天地的軸心線,生命的不了情,全部都在易象與易數之間,是所謂的「掃象數不足以言易」。良以斗數就是以「象數」登峰造極,步踏陳希夷、邵康節的足跡。
打開斗數群書,每一本幾乎都繞在諸多的星辰、宮位…‥上做文章,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千年哼一曲,一曲哼千年。但在欽天門的斗數學理下,星辰與宮位,卻是我們人生的十二因緣之所在。宮位名稱,就是因緣的化身。
當年,老師傳我斗數,一開始就說「十二因緣」。他說,命理的吉凶禍福、榮辱得失,都是前世的劇本,今生的命。僅從既有的命理學中去追求命運之說,這是"不了義"的。命理的探討該回到先天的易數,從因緣果報去深思,必能有"了義"的一天,這才有「盡性以致於命」的品味。命可信,但不可盲從。要學好斗數,須具備易經的基礎,抓住幾個字:陰陽、天地、男女及奇偶數,就足夠矣。
佛說十二因緣與四諦,斗數十二官位與四化,本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卻在老師的心目中劃下等號,再傳給對斗數一無所知的我,作為師徒見面的禮物,真不知是要"誤"我,還是要我去領 "悟"?讓我內心有一種誤來悟去、纏來禪去的感受。這種感受,正是我入門斗數的心境…‥。
事隔二十多年的今天,恍然領悟,當年老師的教誨並沒有誤我。因沒有誤我,所以於今撰寫這本書,只是把斗數研究後,充滿無盡的法喜心得與同好此道者共享,分享欽天門的斗數,原來就存有這麼多、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面對它,只能用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感謝祖師們將文化的遺產留了下來,讓後進能共沾法語、法喜;同時,以此書也報答恩師與我在今生的「相遇之知」,無以言喻的喜悅,用心中的文字表達在書本的字裡行間,以示上無愧恩師之誨、下又能開啟斗數新里程。更讓欽天門的弟子能「師出有門」,發揚光大。這是筆者唯一的心願。謹此。
緣鳥鳴於樹梢
期鳴鳥共相應也
欽天門第三十六代傳人 蔡明宏 謹筆於台北(2006.丙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