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閱通
- 作 者:蕭善章
- 編譯者:蕭善章
- 出版社:進源文化
- 出版日:
- ISBN:978-986-95430-5-7
- 裝 訂: 平裝
- 庫 存:45 (正常供貨)
定 價:400 元 優惠價:340 元
加入購物車序
易經的羣經之首,然經三千年,歷千百先賢註解,要念懂其中條文,必念三至五本書,才能弄懂,故下決心將其譯出,以期只念一本書即可明瞭,故取名為﹁易經一閱通﹂。
近年來出版界受電子書影響,重慶南路書店大多凋零所剩無幾,然在出版界哀鴻遍野聲中,華西街進源書局,仍一支獨秀,專門出版山醫命相卜方面的書籍,種類多又完備,令人難以想像,只要走進書店一趟,即知此絕非虛言。
本書承林進源先生支持得以出版,特此致謝,並望得到同好的支持喜愛,多加賜正為禱。
蕭善章 二○一七年十月一日於福園
易經導讀
易經歷三千年,據說孔子都曾讀過,以艱深著稱,筆者退休後閒來無事,勉力以成,總希望能明晰清楚,使讀者人人明白,不要說老祖先的著作,歷三千年還無法說明白愧對先人,據筆者對易經的了解,易經何以困難,一為年代久遠語法改變,二為當時刻字不便,故以非常簡約的筆法來記錄,如今以十句能講清楚的,縮減至五句,甚至四句。三為錯字、漏字。筆者於易經本文沒有的部份,以刮號連貫其文句,全文以純白話譯出,應可看懂,其較難的原理部份,與現代人隔閡較遠,簡介如下:
一、爻的部份:
㈠二爻:陰爻、陽爻
1 陽爻: 又稱剛爻,以「—」為符號,示剛強、活動、富而實、君子、大、指男性。以「九」稱之。
2 陰爻: 又稱柔爻,以「— —」為符號,示柔弱、退讓、貧而虛、小人、小、卑微、指女性。以「六」稱之。
㈡三爻組成一卦: 象三才,天、地、人,上爻為天,中爻為人、下爻為地。共八種變化為八卦。
八卦
德性
人物
自然
人體
動物
方位
物體形狀
數字
乾?
健
老父
天
首
馬
西北
圓形
1
兌?
悅
少女
澤
口
羊
西
破缺
2
离?
麗
中女
火
目
雉
南
內柔外剛
3
震?
動
長男
雷
足
龍
東
上仰者
4
巽?
入
長女
風
股
雞
東南
長形
5
坎?
陷
中男
水
耳
豬
北方
外柔內剛
6
艮?
止
少男
山
手
狗
東北
下覆者
7
坤?
順
老母
地
腹
牛
西南
方形
8
㈢六爻:上下二卦重疊,共六十四種變化,為六十四卦。
1 乾為天??
2 坤為地??
3 水雷屯??
……
64火水未濟??(查本書目錄可知。)
二、爻位部份:分六爻位,由下往上數。
上□5□4□3□2□初□
(第一爻稱初爻;第六爻稱上爻。)
㈠二分法:
1陰陽二分法:
⑴陽位:奇數位為陽位,如一、三、五爻位即是,又稱﹁剛位﹂,示對外行強硬之策。
⑵陰位: 偶數位為陰位,如二、四、六爻位即是,又稱﹁柔位﹂,示對外行事陰柔。
2上下二分法:(由下往上數)
⑴下卦: 即一、二、三爻,又稱「內卦」、「下體」、「內體」,象徵地位較低。
⑵上卦: 即四、五、六爻,又稱「外卦」、「上體」、「外體」,象徵地位較高。
㈡三分法:天、地、人
⑴地位:一、二爻,地位低,如樹根。
⑵人位:三、四爻,地位在中間,如樹身。
⑶天位:五、六爻,地位最高,如樹梢。
㈢六分法:
⑴第一爻位: 初爻,如初長之樹苗,難以知道此後的生長變化,故曰﹁初難知﹂。
⑵第二爻位: 二爻,下卦之﹁中位﹂︵重要位置︶,如剛入社會小有成就的年輕人,容易得到人們的稱讚,故曰﹁二多譽﹂。然陰位對外行陰柔之策。
⑶第三爻位: 三爻居下卦之最上方,為中級幹部,處上級主管與下級職員之間,做事常左右為難,故﹁三多凶﹂。
⑷第四爻位: 四爻居上卦之最低,為主管之下,乃接近老闆之近臣,伴君如伴虎,隨時有生命危險,故﹁四多懼﹂。
⑸第五爻位: 五爻為至尊,上卦之中位,代表國君,上卦之精髓所在,動見觀瞻,故﹁五多動﹂。若以陽爻則稱九五,古代帝王之意。
⑹第六爻位: 即上爻,代表已退休之主管,但仍具影響力。易經之上爻往往出現與五爻完全相反的叛逆現象,故曰﹁上易知﹂,往往﹁物極必反﹂。
㈣增減二分法:互卦(又稱互體、互象、中卦)
上—6—5— —4—3—2初—1
(爻皆由下向上數)
⑴組成: 減:去一(初爻)六(上爻)不論
增:重覆三爻、四爻組成新卦。
A 內互卦:即二、三、四爻組成?(稱互體、中卦下)。
B 外互卦:即三、四、五爻組成?(稱約象、中卦上)。
⑵目的: 增加易經的變化及解釋方法,本為內外卦兩種,變為四種。西漢京房﹁互體說﹂提倡最力,據說孔子之前已有此說法。
⑶例如:小离卦??
A 內卦:即下卦為?,乾為火。︵一、二、三爻︶。
B 外卦:即上卦為?,巽為風。︵四、五、六爻︶。
C 內互卦: 又稱中卦下,即?︵二、三、四爻︶兌為澤為西,可解文中的西方。
D 外互卦: 又稱中卦上,即?︵三、四、五爻︶离為火,可解文中何以﹁不雨﹂,火過旺所以不下雨。
三、相互關係:
㈠爻與位的關係:
1﹁當位﹂:又稱﹁得正﹂﹁得位﹂,為君子也,可行正道。
⑴陽爻﹁—﹂:占陽位︵即奇數位:一、三、五位︶。
⑵陰爻﹁— —﹂:占陰位︵即偶數位:二、四、六位︶。
2﹁不當位﹂: ﹁失位﹂或稱﹁失正﹂,,小人也,不能堅守正道有悔。
⑴陽爻﹁—﹂:居於陰位︵偶數位二、四、六爻位︶。
⑵陰爻﹁— —﹂:居於陽位︵奇數位一、三、五爻位︶。
㈡爻與爻的關係:
1相﹁比﹂:即上下鄰居,﹁比﹂鄰的關係。
⑴承: 即﹁承﹂載,下爻﹁承﹂載上爻。如二爻﹁承﹂三爻;三爻﹁承﹂四爻。
⑵乘: 即﹁乘﹂騎,上爻﹁乘﹂騎下爻。如六︵上︶爻﹁乘﹂五爻;五爻﹁乘﹂四爻。
⑶親比: 陽爻在上﹁乘﹂騎陰爻;陰爻在下﹁承﹂載陽爻,陽在上稱﹁親比﹂,吉而多助。
⑷逆比: 陰爻在上﹁乘﹂騎陽爻;陽爻在下﹁承﹂載陰爻,陰在上稱﹁逆比﹂,凶而多危。
⑸無比: 上下相鄰皆為陽爻,或者上下相鄰皆為陰爻,稱﹁無比﹂不能相互影響吉凶。
2相﹁應﹂:如,若把上卦搬下來則一爻與四爻為對應,二爻與五爻為對應,三爻與六爻為對應。
⑴正應: 或稱﹁有應﹂,如初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上爻,如為一陰爻一陽爻異性相吸則能相互幫助,稱為﹁正應﹂。
⑵敵應: 或稱﹁無應﹂,如初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上爻,如兩者皆陽爻,或兩者皆陰爻,同性相斥為敵,不能相互支援,稱為﹁敵應﹂或﹁無應﹂。
3動態:
⑴來:爻由上方往下走,稱為﹁來﹂。
⑵往:爻由下方往上走,稱為﹁往﹂。
⑶動爻: 若以該爻為動爻,即該爻陰陽互變,如初爻為動爻,乾卦?變為?巽卦,由剛健的乾卦變為猶豫不決的巽卦。
四、易經的解釋方法:
㈠經義解法:以卦、爻的解釋文意,旁及彖、象傳之文字解讀為主。
㈡據象解法: ︵參前文八卦部份︶如乾為馬、牛為坤、狗為艮??即動物之象。火為离、巽為風、艮為山??即自然形象。東方為震卦、西方為兌卦??即方位之象。
㈢據數解法:
1以先天卦︵伏羲八卦︶為準,乾配一、兌配二、离配三、震配四、巽配五、坎配六、艮配七、坤配八。
2求本卦: 見樹上四隻麻雀,求得上卦為震為雷;又買了五元郵票,求得下卦巽卦,故本卦為雷風恆??,本卦為現在問題的狀況。
3求變卦: 上下兩卦數目為九,爻以六除,餘數三,三爻為動爻︵陽爻變陰爻︶,如除盡即以上爻為動爻,則變卦為雷水解??,查六三的爻辭,變爻為事情將來的變化。
㈣爻位解法: 以上卦為長官,以下卦為基層人員,第五爻為老闆,第二爻為下層主管,參考本文一爻、二位、三相互關係即可略知一二。
五、易經的思想:
㈠由下而上:
現代人習慣寫東西由上而下,但易經之六爻皆由下而上,最下方稱初爻︵即第爻︶,下往上數:二、三、四、五、最後一爻稱為上爻,實為第六爻。
㈡守正則吉:
易經主張不管身處憂患,或得意皆不可僭越,必須﹁貞正﹂,堅守正道,與後來的儒家相通,孔子大罵季孫氏僭越,跳天子才能享受的八佾舞精神相同。
㈢尊中位:
易經最重視中位,以中位為當家作主之位。下卦以二爻為中位,為下卦之領導者。上卦以五爻為至尊之位,第五爻為上下卦之君王,尤以陽爻九為甚,故後代稱帝王為﹁九五之尊﹂,乾卦九五爻以﹁飛龍在天﹂稱之。
㈣少數決:
近代人重視多數,而易經重視少數,此為其特殊之處,可能也是國人重視帝王,不重庶民有關,此種重﹁質﹂的傳統,與西方重﹁量﹂的傳統大異。凡八卦中二陰一陽之卦,皆稱陽卦:如?艮卦、?震卦、?坎卦。八卦中二陽一陰之卦,皆稱陰卦,如?离卦、?巽卦、?兌卦皆是。陽卦以危難不利解釋;陰卦以順利有助解釋。
㈤物極必反:
易經中充滿﹁陰陽互生﹂﹁陰陽互藏﹂的觀念,四象中陽剛擴張至極陽為﹁老陽﹂,則一陰開始生長為﹁少陽﹂。陰擴張至極限為﹁老陰﹂,則一陽始生為﹁少陰﹂。最明顧為六十四卦之上爻與五爻,意義往往相反,如乾卦五爻為﹁飛龍在天﹂,不可一世完美至極,而上爻則變為﹁亢龍有悔﹂,一飛上天一落於地。坤卦意為柔順,六五爻﹁黃棠元吉﹂謙卑之極,上六爻則陰極反陽,﹁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狂暴之至,物極必反的現象明顯表現。
六、筆者的特殊發現:
㈠易經充滿性觀念:
易經原始符號,以一為陽,以— —為陰,即為男女生殖器崇拜的表現。卦形中兌卦?,為一人嘴開開,又為小妾討好人話多的意思。巽卦為謙遜,卦形為?,乃人大腿開開,其意不言而喻。爻位之推論更是充滿異性戀﹁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觀念,陽爻在上,陰爻在下,男上女下為﹁親比﹂吉且多助。若陰爻在上,陽爻在下,女上男下為﹁逆比﹂凶而多危。若上下卦之間隔二爻有相﹁應﹂的關係,一陽一陰即一男一女,則為﹁有應﹂或稱﹁正應﹂,一男一女異性相吸,陰陽︵男女︶為友可互相援助。若為二者皆陽(男)或二者皆陰(女),二爻互斥,同性相互排擠無助,稱為﹁無應﹂或﹁敵應﹂。
㈡顛倒位置形成交流:
如乾為天?,天應高高在上;坤為地?,地應低低在下,但易經認為天地各歸上下,則二者各走各的,互為陌路則凶,如??天地否,二者否塞不通﹁大往小來,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天地互不理睬,萬物不生則大不吉。如把天放於下,地放在上,放在不該放的位置,則地向下壓,天向上升,則為交流,如地天泰??,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形成動態的交往現象則﹁吉亨﹂。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濟??,火向上延燒,水向下順流,火水上下各走各的,雙方分隔,則﹁火在水上未濟﹂﹁无攸利﹂,事情未完成沒有半點利益。六十三卦水火既濟??,下离為火,上坎為水,火該在上方反擺在下,水該在下反放於上,順其性,水向下流,火向上燒,雙方形成交流之態,則為﹁水在火上既濟﹂﹁利貞﹂,水在火上,凡事已成功安定,真正有好處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