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孔子:解開易經千古之謎
本書為當代國學大師馬叔禮「大哉孔子」講座的集結,一語驚醒所有熟讀孔子與《易經》的知識分子──《論語》、《中庸》、《大學》、《禮運大同》……都與《易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易經》是老子所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天網;是孔子所說「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的矩;是子貢所說「夫子之言行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天道;是周朝盛世八百年的治國方略;是現代人面對自然反撲應有的省思,與如何回歸自然的大宇宙觀…
目錄
推薦序
觀照孔子思想的《易經》新傳承
前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
《易經》裡的敬天愛地之心
前臺中市文化局局長 葉樹姍
不與天爭的《易經》智慧
臺南市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作者序
自序
第一章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孔子與《易經》
以天道易理修身
能避開「大者之過」的賢人
天道就是孔子的道
用身心感通自然之理就是格物
損益執中的哲學
其人其學如日月長明
後記
第二章 天何言哉──孔子所領悟的天理
從天地自然看易理
開物成務──依循天理發展的社會制度
順天應人的政權轉移
世間一切智慧的根本
第三章 中國為何尊孔子為至聖先師(上)
日月星辰般的不朽形象
非凡成就──立德、立功、立言
樹立教育典範
獨到的教育理念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中庸之道
不犯大者之過的聖之時者
不怨天不尤人的修養
溫而厲的良師
第四章 中國為何尊孔子為至聖先師(下)
強調學習與思考並重
重視啟發式教學
文質彬彬的君子
孝悌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有恆的為學態度
追求人生至境─真、善、美
充滿創意的不教之教
鞭辟入裡的觀人術
以自然為師
第五章 日月韻律對人與自然的關係
曆法的誕生
太陽的運行法則──陽曆
月亮的運行法則──陰曆
順應自然的中國黃曆
孔子為何認同夏曆
月亮的力量──黃曆中的陰曆
日月並行才是最符合自然的曆法
第六章 從《易經》卦理看解困之道──話說電影《企鵝寶貝》
第七章 詩論二十四節氣──人對自然的感知
二十四節氣流轉的法則
二十四節氣相關詩文
陰曆的節日詩
附錄 人應追求無限的自然之理
人該如何從困境中獲得自由
春分秋分所彰顯的持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