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打坐呼吸法
目 錄
序言
第一卷 釋尊與呼吸
釋尊的苦行和悟道
不要止息
數息
醫學上對安那派那 沙第呼吸法的看法
釋尊的呼吸法和現代疾病
恢復失去的健康
身體的機能
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構成及其成長
第二卷 要學習大安般守意經
第一章 安那派那 沙第及其修證
1 安那派那 沙第(安般守意)
2 停止苦行
3 自在慈念之意
4 只有準確的呼吸才能悟道
5 行無悔之道
6 準確呼吸要鎮定,勿使心搖動和混亂
7 良好呼吸法的四樂
8 空定的意義
9 呼吸也需要因緣
10 良好的呼吸可淨化身心,成為活力的泉源
第二章 出息長入息短
11 以數息為地
12 意不能用意志來制服
13 至誠之人
14 數息和相隨可清淨內外
15 出息長入息短
16 做好呼吸可形成空相
17 數息是準確呼吸的媒體
18 墬於非常,才知非常
19 坐和行的呼吸
第三章 數息之進展
20 [坐]有三坐以隨意
21 坐之三品
22 呼吸之進步
23 息有三輩
24 數息的目的
25 不得數息的四大原因
26 定義和實修
27 培養定意
第四章 注意大自然與自己
28 數息和相隨
29 數息和散亂之意
30 能制無形
31 修道
32 息之垢
33 第一、 數息之考察(得正息相)
34 息之家
35 第二、 相隨之考察
第五章 棄惡成還
36 第三、止的考察
37 繼續準確呼吸時
38 第四、觀的考察
39 觀為觀五陰
40 出息和入息
41 第五、還得考察(還的捨棄惡念)
42 棄惡
43 無所有心
44 息受身心的影響
45 十二因緣
46 積極做好的呼吸
47 現在馬上就做
48 生死問題
第六章 清淨的身心
49 淨的考察
50 心的淨化力
51 以身觀止
52 修練
53 官能的淨化
54 苦樂觀止
55 痛和癢
56 反省
57 淨化生活
58 以法觀止
59 肉體的執著
60 道不行得觀
61 手要放得開
62 無為道之考察
63 道出現在實踐之處
64 神足
65 神足之獲得
66 關心的價值
67 善之力
68 分別
69 止惡之法
第七章 準確呼吸到真智慧
70 淨之道
71 慧能壞癡
72 準確呼吸的實踐
73 意著法中
74 正法之作用
75 不離念道
76 內外一致之道
77 自然與我
78 心為騎,呼吸為馬
79 安般守意的障礙
80 以[意]為息,[無為]為氣
81 何謂得道
82 行道在止意
83 如何行道
第八章 安般守意呼吸的實行
84 念
85 坐禪之姿勢與亂息
86 五種信
87 空和念息
88 自知與自證
89 克服障礙的釋尊呼吸
90 四意止
91 五根
92 不死藥
93 念念為覺
94 意之休安
95 覺意
96 八正道
第三卷 現代復甦的安般守意呼吸法
由鼻吸息
肺式呼吸和丹田呼吸的差異
釋尊的長息和短息
嬰兒呼吸是丹田呼吸,但以後會慢慢改變
動、靜二境的丹田呼吸
佛教的丹田呼吸
釋尊呼吸應用於武術和藝術
釋尊呼吸和現代人
詩偈齊唱
馬拉松和坐式馬拉松
橫膈膜的特異性
長息(長呼氣丹田呼吸)之進行
預防癌症的展望
大自然與人類是一體
地球是樂土,息是自然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