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註 序沈竹礽原名沈紹勳,字竹礽,清浙江錢塘人,生於道光廿九年,卒於光緒三十二年【一八四九年至一九○六年】,是當時著名的風水堪輿家。依其自述,窮一生精研風水術,從章仲山後人處購得《陰陽二宅錄驗》,窮研精讀,方始豁然貫通玄空之術。沈氏歿後,長子沈祖緜與江至伊【後清進士,自序為沈氏私塾弟子】即依囑將其生前手稿,集結輯錄成《沈氏玄空學》刻板發行,一時洛陽紙貴。因反響熱烈,沈祖緜遂與門生再從沈氏之手稿筆記中搜集更多資料,增補入書,原書由初版四卷增加為六卷,以《增廣沈氏玄空學》之名再版。中國堪輿風水術之發展,明清之前,理氣部分一向築基於三合九星之流派;後至清朝蔣大鴻為人點地頗負盛名,迨其著《地理辨正》一書,「三元玄空」之名方始真正流傳。然而蔣大鴻著述俱是高空理論,對於實務操作的訣要卻守口如瓶。後來雖有其子弟所著之《從師隨筆》《地理辨正直解》、《地理辨正續解》透露玄機,但總是遮遮掩掩,反而讓人對其學理產生懷疑。直到民初《沈氏玄空學》的出版,玄空地理方始真正受到闡發、在堪輿界起了旋乾轉坤的作用;如今堪輿術者十有九家論玄空挨星,毫無疑問的,《沈氏玄空學》已成為近代堪輿研究者必讀之經典。玄空挨星之學雖是如火如荼,然民國以來流傳的《沈氏玄空學》版本,文字精簡,既無標點,段落句讀俱是不清,之中或有抄錯誤植,亦是流傳如故。近時雖有賢人加註標點,然其句讀仍難讓人豁然開朗;亦有擷取其中一部,譯成白話或增繪圖說者,卻又偏於一隅,難觀全貌。為此,進源書局林老闆囑咐整編《沈氏玄空學》,並為之評註。劉賁不揣淺陋,勉力為之;期望本書能一新耳目,並為五術界再奉獻些許心力。本書之編簒自是以再版資料較豐富的《增廣沈氏玄空學》為藍本,是書卷首羅列其門人或同好之「序文、跋語或墓表」,達十二篇之多。鑑於民初的時空仍是三合九星為主流,為推廣玄空學,此舉恐是勢之所趨,亦為必要。然以今日之眼光觀之,這些序文不乏空言易理或吹捧之作;因此本書整編之時,不再抄錄,僅保留原始之「江至伊序文」與「錢唐沈竹礽先生傳」兩篇,俾後人以文瞻仰前人風範。……劉賁在此強調:評註之前,編者細細點閱原文,必依其原意加註標點或分段,並以不同字體分別主客。除了序文之外,若不看劉賁的評註或申論,本書亦即是「段落清楚、句讀分明、簡明易讀」的《增廣

評註 序 002
沈氏玄空學卷四〔之一〕下卦挨星 011
九宮挨星掌訣 011
九運二十四山向中宮飛星配卦分金表 094
九宮挨星訣圖 013
沈氏玄空學卷四〔之二〕玄空淺說 121
玄空淺說 121
沈氏玄空學卷五〔之一〕起星 131
起星立成圖序 131
附說 155
吹虀子簡易挨星口訣 165
蔣大鴻授姜汝皋挨星口訣 165
沈氏玄空學卷五〔之二〕玄空輯要 287
近期三元九運表 287
年紫白九星入中表 289
月紫白九星入中表 290
河洛概義 291
地盤天盤飛星 293
正向 298
坤壬乙訣起例之由來 309
兼向 317
直向 319
五黃 338
出宮兼借助五黃法 345
玄空用法只重一卦 347
運剋龍趨避法 349
山龍出卦立向與平洋葬法 351
龍真穴的宜乘時下葬 353
上山下水與收山出煞 354
上山下水須以局斷 357
斷財丁貴秀以太歲重加取驗 360
太歲臨方檢查表 362
斷「向不當旺、客星加臨」之咎 364
斷陰宅發蹟生肖 367
飛星四綠方宜高 370
反伏吟 371
零神照神 374
零神方位源出先天卦序 376
零神正神逐運方位吉凶表 378
城門 383
水法 389
三吉五吉 391
陽宅三十則 395
九星斷略 410
六親吉凶斷 412
暗建 414
沈氏玄空學卷六 玄空古義 419
說卦錄要 419
先後天八卦取象 426
八卦變六十四卦世次圖 428
駱士鵬六十四卦論 430
河洛生剋吉凶斷 433
玄機賦 436
玄空秘旨 462
飛星賦 538
玄關同竅歌 570
年月日時紫白圖 572
年上紫白吉星歌 573
月上紫白吉星歌 575
日家白星起例 577
時家白星起例 578
神煞 587
紫白訣上篇 589
紫白訣下篇 605
八宅天元賦 646
從師隨筆 653
地理精篡 659
跋 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