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台灣地理圖記
序 一臺灣似一遨遊海洋上之生龍,上古時代曾三度沉入海底,又浮出海面,中央山脈為龍脊,其餘之山峰,若龍鱗起伏。島上四季如春,遍生嘉樹祥果,瑤草琪花,地靈鍾郁,瑞氣氤氳,故古有(蓬萊仙島)之稱。三百多年來,由於先民的開闢經營,臺灣已從溪毛沼沚,榛莽荊棘之地,變為文明昌盛,經濟富裕之樂土。在短暫之歷史,而有如此之發展,其因何在?蓋有人傑以經營之也,而人傑者,有地靈以生之也。先師云:「夫人之居室,得其吉地,則可以挹山川之秀,受陽明之氣,日夕與之交接,以為地靈人傑之應,於理誠然,若人既死,而魂升魄降,神氣離體,遺骸無知,焉能庇蔭子孫?見聞之間,莫不為之懷疑?不信者乃持鄙視擯斥之態,目為左道迷信。然而古來慎終者,奉葬祖先遺骸,因此庇蔭子孫富貴昌盛者,徵之典籍,質之事實,蓋亦多矣。」堪輿之學,稽之有史,始自郭璞,流傳中國,深植人心,無論鐘鼎廟堂,山林草澤,莫不信之,冀得明師吉壤,以建宅安親。然而自唐朝安史之亂以後,真訣湮沒,偽說蜂起,所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也。況且人心詭詐,世風日下,小人得位,君子隱道。得真傳有德之明師,非忠厚積善之家,不予指扦。不學無術喪德敗行者,則為求餬口鼓起如簧之舌,胡亂指點,有學無德者,挾術以求富貴,阿諛趨奉,不問東家之心性德操。於是地理之事,有驗、有不驗矣。迨至今世,受高等教育,崇嚮科學之士,大多不信地理,譏為迷信。然古諺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地理固為術,但其流傳中國,歷二千年而不被時代淘汰,必有其存在之價值,真正有識之士,至少亦應抱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之態度,不應強不知以為知,一味排斥。台灣雖僻處海隅,而其遠古實與大陸相連。南龍之脈,渡海而東,山川秀麗壯美,人文鼎盛,地理之事,傳承中華道統,嘉道年間最盛,乃至今日各派雜陳,百家競鳴。地理有巒頭。理氣二事。巒頭為體、理氣為用,體非用不靈驗,用非體不顯應,故擅長者,必兼體與用。理氣無形,非待年月之動,人無從見之,且其傳承甚秘,真假難辨;巒頭則有形、山水之美醜,人皆能目見心會。是以有語云:「理氣無真書,巒頭無偽書」也。臺灣地理得天獨厚,
目 錄
序
卷一 中國龍脈概述
崑崙三幹
五大洲龍脈略要
中國龍脈論
台灣弧
龍渡滄海而東
鯨的傳奇
台灣眾山之祖--玉山
台灣的五嶽三尖
巒頭五星論
巒頭五星論
卷二 台灣各地龍局論
基隆台北宜蘭龍局論
台中龍局論
台南與高雄龍局論
花蓮龍局論
台東龍局論
花竹苗龍局論
屏東龍局論
彰化龍局論
附錄
嘉雲龍局論
南投龍局論
卷三 明師地鈐
釋華佑遺文
閔光中台灣府城龍局論
劉國軒碑記
無名氏福人葬福地
林瑯地鈐記(觀音山)
楊本縣題南投名間萬丹山
台灣風水雜誌
其他地鈐記
林瑯地理圖地
卷四 台灣省各區名地錄
基隆.台北區
桃園.新竹.苗栗區
花蓮.台東.宜蘭區
台中區
彰化區
南投區
雲林.嘉義區
台南區
高雄區
屏東區
台灣的觀音山
嘉南平原觀音湖
卷五 竹山鎮附近地理圖記
再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