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地理二字起源於殷周之際的(周易繫辭傳)的
一部著作。稱:(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以及觀法于地。東漢王充謂:(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
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唐孔穎達則指出:(地有山、
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余之編輯,其目的印證古代先賢遺留下來的堪輿
哲學,從現代的尖端科技觀點,仍能相互輝映。如,
造船塢時,必擇地理位置,測視造船所在地及緯度之
高低而定。在北半球地帶,造船塢船頭皆朝東北角,
該方位影響船下水之平衡及羅經之差。堪輿之精要,
皆可得而識矣。故以辟卦言天地日月,天地造化與人事
物理之消息盈虛,可以由漸而默識也。
船塢選東北之方,辟卦值位,地天泰然,泰者,通也;
三陰往而居外,三陽來而居內,此天氣下降而地氣上騰,
有陰陽和暢,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
而其志同也。然造船塢擇地其主要因素,因各地緯度
及磁場強弱有所不同。而造船過程中,所用之每張鐵板、
每支筋骨、橫樑、羅經等,均受當地磁力線之影響,
成為次永久性磁鐵。
先賢對氣之見解,天下之地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
大川之上,必有氣矣。說明:山川為水之引導,水動則成氣,
持有二十四氣化元素,各司影響人們禍福。現代科學家,
發現空氣中含有放射性物質,跟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上述之論,堪輿、哲學不儘,後天性彌補人類的需要,
先天性造化世局,司天下之事左右吉凶。輕描淡寫,
言猶未盡,期盼下次編輯陰宅編再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