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地理書
自 序研究中國五術須從根本處著手,除了能明白理論如何演變,在應用時亦較能得心應手,又可舉一反三,故看古書經典為不可省略的功夫。可惜這些名著之理論頗為艱澀,常人不易了解,故改而研究江湖術士派理論,因:較譁眾取寵,誇大效果。常有天機不可洩漏的口訣,不經說明則難以理解。理論淺顯,通常一教就會。加上正統風水理論非三言兩語就能講得清楚,悟到之人又隱藏不講,故正說難顯邪說橫行。授課多年,常發現很多學生先前拜了很多老師,也花了很多錢,學到的僅是一些垃圾資料,學生在幫人斷吉凶時無不心虛,令余頗為感嘆,何以地理之學淪落至此!故決定寫一本地理範本。考慮甚久,決定以《沈氏玄空學》為藍本,將其譯成白話,並加以推演,重新整理詮釋,盡量將每一句古文精髓用白話寫出,讓讀者易於體悟。下筆之後方知工程浩大,在考證文字與理論推演上花了相當大的工夫,希望本書對研習地理之人有所助益。如:城門訣為三元玄空相當重要之理論,《沈氏玄空學》雖為經典之作,如:錯誤亦不少,坊間諸書更不要談了。余花無數心血一一更正。第十八章之論反吟伏吟裡,「乾之九三,終日乾乾……」,原書印錯,解釋未明,坊間諸書紛紜雜亂,莫衷一是,余因《易經》略有心得,故不能重新更正與解釋!第三十一章之論一行偽法,將生氣,天醫、延年、禍害、六煞、五鬼、絕命、伏位之易理變化闡述更淺顯明白,讀者一目了然。且持世之卦皆論述有誤,余一一更正。更正與重新整理說明,不下百處。使玄空理論更加詳備,讀者只要好好研讀本書,必有收獲,唯一所缺的,就是實務經驗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須口傳。習地理者,每多知蔣大鴻而不知沈竹礽,余每為沈氏不平,沈氏之學問博大精深,何以常人知蔣而不知沈?因蔣氏喜故弄玄虛,「天機不可洩漏」常掛於嘴邊,而沈氏乃忠厚之人,人有問必答,太易得之反而不覺得珍貴。如以現在觀之,蔣氏重包裝,知人性,沈氏性忠厚,不知人心險惡,雖為管郭楊曾後之得地理真傳者,其知名度反差蔣氏一大截。個人認為沈氏對三元玄空之貢獻更勝於蔣氏。蔣氏雖將三元玄空發揚光大,但三元玄空並不是蔣氏所發明,蔣氏之前已有人使用,只是礙於中國人之通病「天機不可洩漏」,故一直隱而不顯,蔣
目 錄
自序
增廣沈氏玄空學序
重編沈氏玄空學題詞
重編沈氏玄空學序
沈氏玄空學序
沈氏玄空學序
沈氏玄空學跋
沈氏玄空學四種序
沈氏玄空學四種序
沈氏玄空學
沈竹礽先生玄空學遺著題詞
錢唐沈竹礽先生傳
錢唐沈竹礽先生墓表
卷一 自得齋地理叢說
第一章 緣起
第二章 論玄空
第三章 論天心
第四章 論羅經
第五章 論紫白
第六章 論父母子息
第七章 論夫婦合十
第八章 論陰陽零正
第九章 論下卦
第十章 論起星
第十一章 論向水
第十二章 論城門
第十三章 論七星打劫
卷二 白話譯解
第十四章 論四十八局
第十五章 論上山下水與到山到向
第十六章 論三星五吉
第十七章 論一四同宮
第十八章 論反吟伏吟
第十九章 論令星入囚
第二十章 論收山出煞
第二十一章 論分金
第二十二章 論照神
第二十三章 論八煞黃泉
第二十四章 論消亡水
第二十五章 論三合
第二十六章 論雙山
第二十七章 論納甲
第二十八章 論奇門
第二十九章 論選擇
第三十章 論三元偽法
第三十一章 論一行偽法
第三十二章 論諸家得失
第三十三章 論秘密之謬
第三十四章 論陽宅
第三十五章 羅盤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