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序
星命學為吾國哲學專科。唐宋以來。專家著作。
如李虛中之命書。張果老之星宗。徐子平之注珞琭。
釋曇瑩之言消息。耶律純之總括。萬民英之大成。
以逮三命溯源。寸金易鑑。傳播藝林。美矣備矣。
然皆局於命學範圍。而未昌明哲理。惟今世潤州
袁樹珊先生。宏通命學。其所著述。皆秉哲理宗旨。
以推行捄世之道。久風行於大江流域。學者莫不珍視焉。
近又著命譜一書。尤昭示命理哲學。諷世箴時。
斯真推聖哲教世之深心。非僅為星命學之創作也。
夫載籍所傳。聖哲教世之訓。博矣深矣。
其尤深且博者。莫如樂天知命之微言。如論語以命為
孔子罕言。然其勉人也。則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其論世事也。則謂道之行廢為命。得之不得為有命。
其他古訓之類是者。四部所傳。多不勝舉。
是孔子非特不罕言。而且以安命知命為教世之本。
言非一端。實貫乎天人。該乎微顯。以垂教萬世也。
明矣。或謂經典既昭積善降祥。積不善降殃之理。
古籍且有人定勝天之說。道在人為。命非能限。
然以此勸懲之義。折衷於聖人言命。何能一以貫之。
殊不知安命知命之教。蓋為中人以上言之。
從可知聖狂賢愚。志行萬殊。皆可由聖人之教。
導其自覺自勉之效能。此即哲理之所存也。
或又謂今世先進文明之國。凡政治教育。學術藝能。
罔不力競優勝。如皆守知命安命之教。奚能爭存於
物競之世。噫。斯言也。皮膚之見。而未嘗即物以窮理也。
彼文明國之人才。從事政爭者。蓋惟安於政黨之本分。
竭其智能。以謀優勝。決未有越出範圍。藉強力以抗
政府者。此安命於政爭之道也。彼文明國之人才
從事於創物者。蓋惟安於學競之本份。竭其智能。
以顯成績。決未有荒棄專長。專鶩權利。以圖顯達者。
此安命於學競之道也。推此旨也。國人皆能安命
以求進所業。國必昌。國人不能安命以求進所業。
國必敝。關係亦深遠哉。然則謂袁先生之作。
非特為治生治事之鏡。且大裨於世界進化之正理。
亦無不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