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的瞻病關懷
佛陀對生命的關懷,是建立在現世成道以證入涅槃的境界,重點在於貪欲永盡,瞋欲永盡,愚痴永盡,以及一切諸煩惱永盡,死後不僅肉體不復存在,連生死的因果也一起滅盡,一怊歸於滅寂的狀態,獲得徹底的解脫,達到生命最高的理想境界.佛陀瞻望弟子們的病情,不是基於對疾病與死亡的恐懼,而是利用此特殊時空的因緣,直接面對(有身)進行存有的反思與修持,理解到人的生老病死是短暫與無常生理現象,指出身體是四大與五蘊的假合,隨時都可能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色身的泯滅.
- 祖先牌位創新之研究
- 基督徒癌症病患之靈性關顧
- 基督教創新喪禮之研究
- 族群接觸之宗教性影響初探
- 殯葬服務中的悲傷撫慰
- 朝鮮的四象科學
- 元代儒醫朱丹溪及其學派對鬱症的言說
- 從瑜伽到古琴:身體與聲音關係之初探
- 古坑嘉興宮誦經團祈安禮斗民俗醫療觀
- 重構仙人唐公房之生平及其信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