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徵引人物履歷長篇-第二輯
第二輯共465頁本輯包含:明太祖、明神宗、明穆宗、嚴嵩、李東陽、張居正、譚綸、高拱、萬民英等古人之生辰辨析及履歷考証,加上附錄收錄人物超過三百位。徵引命造考證完整體例如下:出處、原文、生時、卒時、籍貫、家狀、科考、著作、履歷。與文獻出入者,以「校案」說明。 少數帝王近臣,官職陞遷降謫不符合同時代的官制,盡可能將任職期精確到日。 清康熙年間曾對曆法作過改良,故清代康熙朝及之後採定氣法,之前採平氣法。 個別徵引命造不符合五虎遁、五鼠遁者予以改正並說明。
凡例
一、本書收錄《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卷一至卷十二徵引人物命造合計5100 人,確考約4300 餘人。部分晚於萬曆六年的命造,多為清雍正十三年蔣國祥重脩《三命通會》時增補。
二、每一例徵引人物命造的考證,其完整體例依次如下:出處、原文、生時、卒時、籍貫、家狀、科考、著作、履歷。文獻資料有出入之處,以「校案」形式加以說明。
三、為便於部分熱衷研究命理推斷六親情形的愛好者需要,對少數命主五服之內的科舉人物或名臣亦加以考證,作為「附記」列於原造之後。
四、少數屬於帝王近臣的命主,其官職陞遷降謫不符合同時代的官制,如一年內數次陞遷,甚至一個月內官職有陞有謫,盡可能將任職期精確到日,便於更細微研究。
五、因清代康熙年間曾對曆法作過改良,故徵引人物命造排法清代康熙朝及之後採取定氣法,之前採用平氣法。
六、個別徵引人物命造不符合五虎遁、五鼠遁規則而出現的刊刻錯誤,予以改正,並出說明。
七、個別徵引人物命造因乙與己、己與巳、戊與戌之類形近而造成的刊刻錯誤,予以改正,並加以說明。
八、因行政區域變遷,在籍貫後面說明現屬地。
九、對於徵引人物命造僅在府志或縣志、譜牒中出現的擔任官職及任職時間,均會從任職地之方志中進行查閱,如未查閱到相應任職記錄,則以行注「校案」形式加以說明。
十、本書不作徵引文獻原文輯錄,以重新纂編方式進行整理。對於徵引文獻名稱則在命造末尾以行註加以標註。
十一、每冊末附本冊徵引人物名錄,按原書順序排列。所有徵引人物姓名索引列於本套書籍的最後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