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三十天快譯通
- 作 者:於光泰
- 出版社:中華易學會
- 出版日:
- ISBN:9786260108588
- 裝 訂: 精裝
- 庫 存:6 (正常供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滴天髓》是八字學者必讀的原典,雖然晦澀難解,但隱含甚多核心技術。本書以白話文將其例例解釋,並旁徵博引說理來源,使學者能輕鬆閱讀,絕對是強大的「破牆器」。
定 價:1400 元 優惠價:1260 元
加入購物車◎《滴天髓》這本書相傳是宋代京圖所作,我認為宋代子平學尚未如此成熟。至於是否劉伯溫所注,我是持很大的疑問,之後由清朝任鐵樵增加實例解說,再經由民國初年徐樂吾、袁樹珊各自表述,因此我們手上的《滴天髓》就像《易經》一樣,隨著時間與學者的增補,各有意旨,且《滴天髓》相關著作在我出書之前不知凡幾,我就像過江之鯽,優游於湖海之中,雖然才華不如其他作者,此書也未必能成為金石之作;但赤子之心,當仁不讓,若足供茶餘飯後莞爾一笑,足矣。所以面對佳作如林的情況下,我採用最樸拙的方法,逐一將五百多命例,依序照自己的理解解說,所念茲者勤能補拙而已。
業師 梁湘潤大師在《流年法典》一書中提到:「明、清兩代五百年來,能留下的『命學名著』,並不是很多。若以清代而言---大約只有兩本書。一者是『子平真銓』,二者是『滴天髓』。……任鐵樵氏---視『流年實務』是『商品』---有待價而沽的行情,怎會(核心技術)寫在書上呢?」所以我寫這本書的動機,首在講穿任鐵樵有意無意間遺漏的部分,至於任氏不免射箭畫靶的部分,今人更甚,故無須苛論;遑論該書流傳三百餘年,自有子平學之歷史地位,非蚍蜉之輩可撼動。我竭盡使力,以白話通譯此書文辭趑趄難解之處,寫作中自詡野人獻曝,樂在其中。
首先,任鐵樵忠於自己之論述,有時為了附和自己的理論,以至有意無意間屈解或與原文矛盾;但這不是吾人吹毛求玼閱讀此書應有的態度,而是應該在其解釋文中整理出自己的心得。其次,任鐵樵是以實例附和自己認知的理論,這在古代確實是個大工程,因為實例一時間難以收集完整,也可能見樹不見林,難以合乎在專旺、調候、通關、病藥等諸用神間,變化莫測,莫衷一是;或以格局為用神而不明述,我雖欲化幽微於清明,然非望其項背可及,讀者應自有定見。
讀者應體會八字學是深淵,而不是淺碟。所以我樂於以愚公移山之舉,揭露任鐵樵的核心理論。其次,學習欣賞任鐵樵優美的文辭,例如其自述「上不能繼父志,下不能守田園」等語,茲節錄任鐵樵自批八字部分內容如下:
運走四十載木火,生助劫刃之地,所以上不能繼父志以成名,下不能守田園而創業,骨肉六親,直同畫餅,半生事業,亦似浮雲。至卯運,壬水絕地,陽刃逢生,遭骨肉之變,以致傾家蕩產,猶憶未學命時,請人推算,一味虛褒,以為名利自如,後竟一毫不驗,豈不痛哉!且予賦性偏拙,喜誠實不喜虛浮,無諂態,多傲慢,交遊往來,每落落難合,所凜凜者,吾祖若父,忠厚之訓,不敢失墜耳。先嚴逝後,家業凋零,潛心學命,為餬口之計,夫六尺之軀,非無遠圖之志,徒以末技見哂,自思命運不齊(濟),無益於事,所以涸轍之鮒(小魚蝦),僅邀升斗之水,限於地,困於時,嗟乎,莫非命也,順受其正云爾。
任氏批文讀後令人戚戚而潸然,今人文筆不及萬分之一,自捧糟粕,卻訕笑其曲解原文,不揣自我淺陋至極。再次,讀者切勿膨脹八字作用,忠實面對論命者,此由《滴天髓》一書中,任鐵樵在書中僅形容命格、行運、人品等,可謂謹言慎語;與現代術士著作中偶有出現來電報上八字,即刻精確論斷:婚姻二次,生有一女,去年車禍傷在右腳下部,出軌三次等,神準至飛天鑽地,令人捧腹稱神。
《滴天髓》之文筆雖非正宗之文言文,但對於現在讀者之古文閱讀能力卻是一項高度挑戰,因此不適合全本語譯成白話文。所以我用通俗簡約的白話文方式,斷句詮釋原注與任鐵樵晦澀之辭;對於過長的辭句則以段落區隔,希望能獲得廣大讀者的共鳴。若視古文如畏途者,應能在本書中克服閱讀難度,鑽研核心技巧。
寫完這本書,確實認為任鐵樵少寫一大堆,不論是基於江湖留一手或進路各有所長,後人自當戮力增補。又任鐵樵此書大致僅及於大運,對流年之論述偶而為之,讀者逐一撿拾定有斬獲,我自認為已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我只是在任鐵樵之吉凶禍福論述之下補充八字學理時,可能我也不免犯下前人之誤。《易》曰: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慮雖百種,必歸一致;塗雖殊異,亦同歸於至真。言多不如少,動則不如寂,序文就像比基尼,不能沒有布料,但越少越好。本書底稿依據任鐵樵增注,袁樹珊撰輯,武陵書局出版的《滴天髓闡微》一書。
限於才疏學淺,又與中央大學哲學博士論文「先秦陰陽五行研究」同時動筆,故倉促成書,不免遺漏而粗淺。任何有所本的批評我都樂意接受,至於命理界的酸言胡語,我只能期望批評者也來寫一本共襄盛舉。本書精裝八百餘頁,讀累了用來當枕頭也很管用,請笑納。